1、固定资产卡片项目有: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建造单位、年月、投产日期、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折旧率、存放地点、使用单位、大修理日期和金额,以及停用、出售、转移、报废清理等内容。
2、固定资产编码。 固定资产名称。 规格型号。 使用部门。 使用状况。 购入日期或建造完成日期。 原值及折旧信息。 资产来源及存放地点等。详细解释:固定资产类别:卡片中首先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类别,如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房产等,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3、该卡片编号修改方法如下:修改固定资产卡片编号需要依次打开系统平台,系统工具,系统配置,双击打开参数设置界面,在左侧找到财务会计固定资产,选择别的参数页签,修改固定资产别的参数中卡片编码的生成方式为“用户手工录入”,或者是把“卡片编码更改选项”改成“生成后可更改”。
4、第三步是录入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在卡片设计完成后,需要将每个固定资产的具体信息录入到卡片中。这个过程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便后续的管理和使用。
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账、卡、物三者相符。常见问题在于购入资产后仅做账面记录,未建立实物台账,台账信息不全,缺乏定期盘点,以及责任主体不明等。首先,建立详细的资产台账至关重要。这包括记录资产的名称、规格、购买时间、价格、位置等信息,并为每项资产分配唯一编号,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在固定资产盘点时,系统使用先进的阅读器进行扫描,对错盘、漏盘、重盘的现象发出警报,避免错误的固定资产盘点;系统能自定义多种数据接口,灵活地与企业原有的财务软件进行对帐,从实物角度和财务帐相比对,两相对应,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帐卡物相符。
资产购入财务只有账面纪录。固定资产卡片纪录不详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增加。人工手动固定资产盘点易出错;相反,会计处理上对于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均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全面清理,摸清“家底”。固定资产清理明晰了产权,完善了制度,规范了手续。做到了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详见《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总结》) 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核对账、卡、物,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要抓落实,不搞形式,动真格,不走过场,要真正做到物物有人管,环环紧相连,依法办事,照章理财。
其四,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因此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