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对疫情冲击,金融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出台了很多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的政策,包括小微企业临时性延迟还本付息政策等。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处在加速扩散期,给国内的复工复产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2、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平安银行青岛分行积极应对,为岛城外贸企业复产复工提供了有力支持。开通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绿色通道,不仅方便了企业,还让利给企业,确保外贸企业在疫情期间能够顺利运营。借助科技金融的力量,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帮助外贸企业实现了远程国际结算。
3、今年,金华成泰农商银行积极开展了“外汇金融助力复工复产特色服务年”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改善当地外汇市场环境。银行致力于扩大国际业务,深化“三服务”项目,拓展与企业、贸促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负担。
4、全方位抓好政策宣传,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会同人行市中心支行、荆门银保监分局对近期国家、省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进行了汇编,形成了政策指南。各县(市、区)、市直相关单位、各金融机构要多措并举,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千方百计扩大知晓面。
1、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强调金融行业应加强对全球产业链的协同支持,增强银行业的“稳外贸”功能,提升对外贸企业的信贷供应。
2、近日,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受邀参加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联合主办的开发区银企对接会,精准对接落实合作项目,全面促进经济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3、作为一家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跨境电商提供解决方案。通过“N10跨境电商融资服务模式”,渤海银行打造了一个集跨境仓储物流、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支付和FT融资场景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4、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667535302U,企业法人李晓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5、渤海银行待遇很不错的。业务柜员年新18000,福利总计大约12000,还有其他的房补等等。
6、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BANKOFCHINA,简称ABC,农行)成立于1951年,总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总行设在北京,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
工行南通分行积极响应上级行要求,启动“春融行动”,组建了公司条线和国际条线的柔性服务团队,旨在疫情期间帮助企业解决跨境经营中的金融服务需求,助力南通地区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启东某公司急需从德国采购一批防护服,向工行提出购付汇需求。
工行广东分行与广东省商务厅紧密合作,推出多项金融服务措施,以应对全球疫情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自4月份以来,该行已为44户企业办理跨境融资21亿美元,有效支持了企业的复工复产。通过“春融行动”,该行不仅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服务,还推出了优惠的利率费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作为国有大行,中国工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春融行动”等举措,助力外资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作为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始终坚守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使命。从二季度起,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春融行动”,旨在响应中央和省行党委的指示,支持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新”行动,通过金融手段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包括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率;有效管控风险,增强融资支持力度;以及实行政策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东莞工行承诺,将继续为稳外贸稳外资贡献力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春融行动”,东莞工行展现了其在支持外资外贸企业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推出的“工行悉尼贸融直通车”产品开通了贸易融资绿色通道,通过优惠利率和优质服务,为中澳贸易往来密切的本地客户提供支持。尤其优先服务矿产、羊毛等急需复工复产的澳优质原材料企业。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工商银行悉尼分行积极响应总行的“春融行动”,稳外资稳外贸。
月26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金融企业加强对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支持,强化银行业在“稳外贸”中的作用,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投放。邮储银行无锡市分行积极响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融资支持,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解决融资难题。
月23日,江苏银行与江苏省贸促会(国际商会)在南京共同举办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万户外贸企业金融帮扶专项推进会。双方决定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合作,确保金融支持措施真正落地,助力外贸企业平稳发展。
上海市则扩大融资支持范围,将受益企业年出口金额上限从500万美元提高到3000万美元。各地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纷纷推出创新服务,拓宽外贸企业融资渠道。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有效缓解了外贸企业的流动性压力。进出口银行安排1600亿元信贷规模,专项支持中小微企业。